秋风送爽,新学年的序幕在八月缓缓拉开。8月22日,清镇市人民检察院“学姐篱笆墙”护航团的三名女检察官走进清镇职教城的贵阳市经济贸易中等专业学校,为刚刚踏入校园的新生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法治第一课”。这不仅是新学年的开端,更是一次法治精神的播种,旨在引导青少年系好人生的“第一颗法治扣子”,在回溯比较中展现中华法治文明的独特魅力,在现实警示中传递知法守法的迫切必要。
课堂上,检察官从“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一古训切入,娓娓道来法律的起源与演进,让学生们理解法律不仅是约束,更是保障。她们巧妙运用职教城内发生的真实案例,将抽象的法律条文转化为鲜活的身边故事,瞬间拉近了法治与学生的距离。
“真没想到,室友竟然能假冒女友骗走30多万元!”“出借电话卡、银行卡也可能成为犯罪帮凶?”“那些网上兼职的小广告,原来背后藏着这么多陷阱……”这些与校园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在新生中引发了强烈共鸣和热烈讨论。
刚入学三天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小陈深有感触地说:“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系统接触法律知识。检察官学姐用真实的案例,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杀猪盘’,什么是电话卡、银行卡犯罪,以及违法犯罪将面临怎样的法律后果。作为学生,我们要在校好好学习,争做守法向善、诚实守信的好青年。”
建筑装饰班的小张同学也表示:“通过这堂课,我清楚地认识到什么是校园欺凌,什么是‘手机口’犯罪。原来总觉得犯罪离我们很遥远,现在才知道其实就在身边,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远离犯罪。”
贵阳市经济贸易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多为初中毕业的未成年人,入学前接受的法治教育相对有限。针对这一特点,清镇市人民检察院于今年6月特意将职教城“学姐篱笆墙”护航团教育实践基地设在该校,体现出检察机关对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高度重视和精准施策。
清镇职教城作为贵州省重要的职业教育基地,拥有16所中高职院校,在校学生超过14万人,其中80%以上年龄在15至20岁之间。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加之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学生结构的复杂性,法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而迫切。
基于“每个孩子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普法理念,清镇市人民检察院于2024年6月立足职教城学生违法犯罪实际情况,精准分析职教城学生群体特点,创建了“学姐篱笆墙”护航团这一特色法治教育品牌。该护航团的13名成员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女检察官,她们不仅具备丰富的法治教育经验和一线办案经历,更深入了解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能够以学姐的身份与学生建立信任,提供专业的心理疏导和法律支持,成为学生们的知心姐姐。
一年来,“学姐篱笆墙”护航团在贵州(清镇)职教城开展了20余场法治进校园活动,实现了职教城14万学生法治教育的全覆盖。她们创新普法形式,不仅有大思政课、知识竞赛,还组织模拟庭审、旁听检察听证等体验式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法律的庄严,在体验中领悟法治的精神。通过以案释法、以案示警,以例说理、以例传情,在寓教于乐中帮助学生学法、懂法、守法,知理、明理、守礼,培养爱校、爱家、爱国的高尚情怀。
这场开学第一课,不仅是一堂法治教育课,更是一次人生的启蒙课。检察官们用专业的法律知识和温暖的关怀,为莘莘学子点亮了法治的明灯,助力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行稳致远。清镇市人民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化“学姐篱笆墙”品牌建设,不断创新普法形式,丰富教育内容,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筑牢法治防线,为法治中国建设培养更多知法、懂法、守法的新时代青年。